80美元,当玩家怨种?你会超出预算购买喜欢的游戏吗?
这段时间,关于游戏定价的问题让社区的玩家们连连抱怨,自从老任将《马赛世界》售价抬高到80美元后,一些大型游戏的定价似乎被默认抬到一个新高度。
别的啥不行,涨价第一名,微软看到老任涨价后直接坐不住了,5月初发布全球多地区的Xbox Series X|S主机、周边配件涨价消息,且新的第一方游戏也确认涨至79.99美元。
索尼更不用多说,本来游戏定价就偏高,这次的涨价这正好将《羊蹄山之魂》顺水推舟的送上70美元,尽管相比任天堂和微软稍微收敛一些,但这价格仍让玩家们骂声不断。
TMD,随着御三家的游戏价格接连大涨,其他大厂也接涌而至,看来以后的3A注定迈入70—80美元这个区间了。
实际上,现在3A游戏涨价其实不难理解,除了通货膨胀外,游戏画质和玩法也在不断升级,制作成本也越来越高。但你不分游戏不分类型的突然从40-60美元定价突然跳到80美元,实在很难让人接受,马云、健林看了也得边流泪边心碎。
就拿《马里奥赛车:世界》举例,你吹得再天花乱坠,角色、地图再多,那终究还是一款合家欢赛车游戏。我不到60美元就能玩《地平线5》,剩下的钱还能换个手柄,那我为什么要玩《马里奥赛车:世界》呢?(死忠粉当我没说)
毕竟玩家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,对于小编来说,高于一切我预期售价的游戏我都不会买。自己连新史低的3A游戏都要纠结半天,更何况是近600元的首发价。
当时我给《黑神话:悟空》预期价格是国区售价400块钱内,如果真超过这个价格,我就算在喜欢也不会去支持。好在当时的价格真的很香,首发直接入了豪华。(目前已经4周目)
不过,如果说《GTA6》这种大作卖到80美元,我仍然会觉得很贵,但我后面肯定会买(绝对只有这一个例外)。毕竟R星的口碑真的太好了,如果80美元真的能体验到远超同时代的游戏,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真正能在质量和内容上做到极致的游戏,往往也是值得为其支付溢价的。
小编认为涨价可以,但你得涨的物超所值,涨10美元得让我看出来10美元的样子,20美元让我看出20美元的样子。别什么游戏都敢蹭蹭往上涨,玩家们也不是傻瓜,对于物超不值商品,厂商最终只能落得人财两空。
总的来说,游戏定价和成本之间肯定要找到平衡。我们可以看看近年来爆火且销量高的游戏,质量不落后的情况下价格深入民心:
《幻兽帕鲁》(97元)、《绝地潜兵》(198元)、《黑神话:悟空》(268元)、《双影奇境》(199元)和现在的《光与影:33号远征队》(196元),亲民的售价换来了成百上千的销量。玩家玩的开心,厂商自己赚的也多,何乐为不为。
近600块的《马里奥赛车:世界》:
196元的《光与影:33号远征队》:
关于游戏定价的问题,厂商在定价时肯定考虑内容的实际价值和玩家的接受能力。虽然涨价在某些情况下是合理的,但如果价格提升过快且没有相应的质量保证,就很可能失去玩家的信任。
总的来说,游戏的定价需要平衡各方利益,也要顾及到消费者的预算和心理预期。在未来,能通过高质量和公正的定价,获得玩家认可的游戏,才会在市场中持续获得成功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