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GTA6》或将无60帧性能模式,数毛社详解技术细节:光追成画面核心支柱
近日,知名技术分析机构Digital Foundry(数毛社)对《GTA6》最新公布的第二支预告片进行了详尽拆解。他们在视频与报告中指出,《GTA6》可能不会在主机平台上提供60FPS的性能模式,这一结论源于Rockstar在游戏底层架构中对光线追踪技术的深度整合。数毛社认为,《GTA6》不仅重新定义了开放世界游戏的画面标准,更在技术实现上迈入了全新层级。
全程光线追踪构建核心画面:RTGI不可剥离
数毛社分析称,《GTA6》的核心光照系统已完全抛弃传统的光栅化渲染,全面转向RTGI(光线追踪全局光照)技术。这一技术已被“深度绑定”在游戏机制中,难以通过简单开关进行剥离或削减。如果强行关闭,不仅会破坏整体光影逻辑,还将导致整个视觉风格崩塌。因此,他们推测,Rockstar很可能会选择将帧率锁定在30FPS,以确保画质与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平衡。
这意味着当前版本的《GTA6》在PS5标准主机上的运行帧率为30FPS,而且几乎不可能出现常见的大作中“画质模式”与“性能模式”的双选方案。这对于习惯了60帧体验的玩家而言,可能是一记“温柔的下马威”,但对于追求画面表现力的玩家来说,则是一次技术革命的体现。
当前分辨率为1152P,使用FSR1临时方案
在分辨率方面,《GTA6》目前展示的预告画面运行在1152P,利用的是AMD的FSR1技术进行图像上采样。从画面表现来看,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放大痕迹,特别是在人物发丝渲染等精细部位,瑕疵较为明显。不过,Digital Foundry预测,最终成品大概率会改用更先进的FSR2,甚至可能采用尚未公开的PlayStation PSSR技术,以提升清晰度与细节还原度。
反射处理复杂:光追与SSR并用,细节打磨极致
在反射技术方面,数毛社指出,《GTA6》采取了光线追踪与SSR(屏幕空间反射)混合使用的策略。细节上可见分工明确:
小型水域与河流采用光追反射;
大片水面场景则由SSR承担;
Jason家的PS4手柄、露西娅与Jason在码头的镜头,大概率为SSR实现;
汽车玻璃、商店橱窗等透明材质的反射非常到位,尤其在驾驶场景中,环境映射与动态反光表现获得数毛社的高度认可。
此外,角色在车内的光照也因RTGI技术而显得更加自然、立体,室内与车外光源互动真实度极高。
头发渲染系统获高度评价,需动态优化来适配性能
对于人物细节,《GTA6》采用了一套全新的头发渲染系统,基于发丝级别的模拟效果,实现了远超以往的自然度与真实感。数毛社用“惊艳”来形容这项技术,尤其在不同光源下呈现出的柔和投影与反光表现,几乎接近动画级制作。
不过,该系统对计算资源的消耗极大,开发团队很可能需要引入动态调整机制,根据场景复杂度与平台性能实时降低细节等级,以避免性能瓶颈。
光影表现再进化,但阴影光追仍属未来选项
尽管光照系统全面采用RTGI,但《GTA6》目前并未在主机版本中加入光追阴影功能。当前阴影实现方式与《荒野大镖客2》类似,采用动态阴影贴图加模糊处理,达到一定程度的柔化效果。数毛社指出,虽然这并非光追级别的表现,但就目前主机平台硬件能力而言,这样的效果已经可以接受。
至于是否会在PC版本或未来可能发布的PS5 Pro版本中加入光追阴影,R星尚未正面回应,但从技术趋势来看,这一升级具备极高的可行性。
场景物件细节打磨“处于最佳状态”
预告片中,《GTA6》的环境细节也获得了数毛社的一致称赞。比如街边啤酒瓶、杂物堆、纸张、涂鸦等微型物件的刻画都极具层次感,在夜景与日光下均能保持出色的反光与明暗对比。
视觉极致但帧率或妥协,R星选择了“更重体验”的路线
从整体分析来看,《GTA6》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注重“画面沉浸感”而非“帧数优先”。Rockstar似乎在次世代主机能力的边界之内,最大化了视觉呈现的深度与层次感,即使因此牺牲了60帧体验,也在所不惜。
当然,未来是否可能开放某种“极限性能模式”或者简化特效后达到60FPS,依然有待Rockstar后续明确说明。但眼下可以确定的是,光线追踪已成为《GTA6》技术架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发表评论